安徽師范大學在加強少數民族學生的教育服務管理過程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實做好學院少數民族學生的教育服務管理工作,助力少數民族學生成長成才,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幫助學生厚植愛黨愛國情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涵育民族團結之花。
聚焦思想引領,筑牢民族團結之“基”
通過組織專題講座、參觀紅色基地等方式幫助同學們深刻認識黨的百年輝煌歷程和光輝成就。同時,實施“團結花開”少數民族學生聯系培養關懷教育工程,對少數民族學生開展對口幫扶活動,各學院黨委委員、各教工黨支部書記、專業負責人、輔導員與少數民族學生結對幫扶,從思想引導、學業幫扶、生活關懷、文化融通、職業發展等方面開展常態化培養關懷教育工作。組織開展了“清明祭英烈”致敬先烈、參與“五四青春榜樣微團課”傳承“五四精神”主題團日、舉行西藏籍學生羅布松拉舉辦入團儀式一系列活動,增強少數民族學生的組織榮譽感和歸屬感。創新黨史學習教育形式,立足專業特色自主研發“總書記的紅色足跡”黨史教育基地紅色旅游數字地圖,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黨員阿芒尼沙作為線上雷鋒導游紅色講解員。
聚焦學業幫扶,激揚民族團結之“志”
根據少數民族學生學業基礎普遍較弱的情況,采取“一對一”精準幫扶與“一對多”課程輔導相結合的全方位、多樣化幫扶措施,充分發揮年輕教師和優秀學生的作用,成立“團結花開”民族班,制定培訓課程方案,有針對性的為少數民族學生開展學習輔導,幫助學生克服畏難心理,提高學習能力和學業成績。為學生開設最需要的普通話課、高數課、英語課、計算機課等,邀請相關學院專業教師和高年級學生為少數民族學生進行針對性輔導培訓,累計授課100余課時。開展“朋輩幫扶小導師”“一對一”朋輩共建幫扶活動,遴選品學兼優的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為“小導師”,給學業成績較差的學生進行“一對一”精準學業幫扶,幫助提升學習成績。此外,還定期舉辦考研經驗交流會、新老生學習經驗交流分享會、教師資格證面試培訓會等,全面提升少數民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
聚焦生活關懷,打造民族團結之“橋”
全面了解掌握少數民族學生家庭經濟狀況,建立少數民族困難學生經濟資助保障機制,對家庭經濟困難、地處偏遠的少數民族學生開放“綠色通道”補貼,為學生正常學習生活保駕護航;建立健全符合少數民族學生實際的心理健康教育預防機制,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建立完善學生成長檔案;開展師生“午餐會”,少數民族學生座談會,了解學生日常生活動態;鼓勵少數民族學生參加學生社團、校園文化活動,承擔勤工助學崗位,提升其融入度與歸屬感。通過舉行慶佳節“團結花開”聯歡晚會、“團結花開”民族班趣味運動會、“家鄉的節日”主題調查、“返家鄉”社會實踐等活動,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底蘊的感知與認同,樹立民族團結意識。結合傳統佳節,各學院領導和輔導員們主動慰問聯系幫扶的少數民族學生,與同學們一起共度中華民族傳統佳節,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聚焦榜樣示范,涵育民族團結之“花”
開展少數民族優秀學生典型培育計劃,積極培養少數民族學生骨干,充分發揮學生骨干先鋒模范作用。新疆維吾爾族學生阿卜來提是學校首位應征入伍的邊疆地區少數民族學生,兩年軍旅生活,他以全旅唯一上等兵身份成功入選“紅星宣講團”,先后獲旅“優秀共青團員”“理論學習之星”“四有優秀士兵”等榮譽稱號,被提名為旅“強軍先鋒”人物,獲集團軍“備戰打仗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個人事跡先后被《人民陸軍報》《解放軍報》《解放軍生活雜志》等多家主流媒體報道。2021年9月,阿卜來提退役復學,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共預備黨員,獲得安徽師范大學“十佳志愿者”稱號。近年來,安徽師范大學還培養出以古麗亞?拜山巴衣、古麗坎乃提·亞庫甫等為代表的扎根邊疆基礎教育一線的優秀教師,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獲得者、安徽省優秀大學生、安徽師范大學第八屆“自強之星”穆薩艾力·多力坤,學校首位維吾爾族男生黨員、安徽師范大學“十佳大學生”帕爾哈提等一批少數民族優秀典型。
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綱”。自2012年招收新疆等邊疆地區少數民族學生以來,安徽師范大學黨委高度重視少數民族學生培養教育工作,通過思想引領、學業幫扶、生活關懷和榜樣示范,關心關愛少數民族學生的成長,培養出一批少數民族優秀學子典型,他們如同一朵朵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祖國各地、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繽紛綻放。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解答。